平時上班一坐就是一天
經常一站起來就渾身酸痛,頭暈眼花
晚上睡不著,早上起不來
胃口差,沒食欲,總感覺沒精神
一到換季的時候就開始感冒
......
這些是不是你的真實寫照?
你知道嗎?
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“健康開關”
這些開關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
與五臟六腑相通
激活這些“開關”以后
不僅能夠提神醒腦,消除疲勞
還能養五臟,預防百病!
一、按揉四窩
1、常揉眼窩——促安神
試問有誰不想擁有一雙亮晶晶的迷人大眼睛呢?
作為打工人,長時間對著電腦、手機屏幕眼睛很容易疲勞、干澀、酸脹,熬夜久了還會出現黑眼圈、血絲和眼角紋,所以眼部保養一定不能丟!
眼窩在眼眶之內的柔軟區域,每天按揉一下這個位置,除了可以養護雙眼,與此同時還有輔助降壓安神的作用。
方法:輕閉雙目,用食指的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、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。
2、常揉耳窩——防感冒
每當換季的時候就特別容易中招感冒,每次都會流鼻水、咳嗽,有時候還會發燒,一病起來就是大半個月以上才能好,你是不是經常也會這樣?
耳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——翳風穴,位于雙側耳垂后方的凹陷處。
按揉翳風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,預防風邪入侵身體的作用。
方法:用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壓耳后窩,慢慢吐氣,持續5秒再松手,如此反復按壓10~15分鐘。
3、常揉頸窩——能利嗓
刺激頸窩可使肌肉痙攣緊張度下降,發揮止咳平喘作用。
頸窩也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,長按天突穴可以通利氣道,咳嗽、咽干、咽痛等不適隨之緩解。天突穴位于喉結下方,胸骨上凹陷處。
方法: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,每次100圈,一天3~4次,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,也可取1/4片傷濕止痛膏貼在頸窩。
4、瀉火通便——腰窩
很多人都有便秘的情況,緩解便秘大家普遍想到的就是吃香蕉,多喝水,多吃蔬菜等。
其實按摩腰窩有瀉火通便的功效,對大便秘結、痔瘡疼痛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。
腰窩位于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,雙手置于背后所接觸部位即是。
方法:兩手對搓發熱后,緊按腰窩處,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,連續做50次,每天早晚各1次。
二、按揉三穴
1、常揉內外關——調血壓
內關穴在手腕內側,腕橫紋往上兩寸(約3橫指寬)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的凹陷處,在手背側對應的點為外關穴。
方法:將拇指、食指分別放在內關穴、外關穴上,上下點揉30秒為一組,左右手交替進行,每天點揉5~10分鐘,可調節血壓。
2、常揉然谷——助穩糖
內踝尖下方有一塊隆起的骨頭,它的下面就是然谷穴,這是我國古代記載最早的治療消渴癥(也就是糖尿病)的穴位。
方法:每天晚上洗完腳后,以拇指用力按揉然谷穴,直到有明顯酸脹感為宜。
3、常揉豐隆——調血脂
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,可在外踝尖往上8寸(約10橫指寬)處取穴。
方法:每天按揉豐隆穴、承山穴兩三分鐘,配合運動,就能起到很好的降血脂作用。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體的細微呼救。但好在我們擁有那些神秘的 “健康開關”,它們仿佛身體里的寶藏,為我們的健康筑起堅固的防線。